2017-11-09
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现在的新晋年轻爸妈们在宝宝诞生之后很快就要恢复到从前的工作状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小夫妻都选择将孩子交给孩子的祖辈来照顾。所以,隔代教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常见的情况。
凡事都有它的双面性,隔代教育也是一样有利有弊。如今,我们不难看出隔代教育已经暴露出它的问题。
首先,年轻父母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条件,不得不去较为繁荣的城市工作。这样也导致孩子的教育工作完完全全地落在了祖辈的肩上,虽然祖辈有一定的育儿经验,但在孩子的其他教育方面却有一定的缺失。
其次,有些祖辈在教育孙辈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祖辈对于孩子的过度溺爱,会让孩子难以独立、依赖心理严重;而且老一辈的教育方法往往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社会,会导致孩子发展不全面;老人们也不太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且不让孩子接受,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第三,祖辈的教育方式和父辈的教育方式可能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在教育孩子的思想上,祖辈和父辈容易出现分歧。但这样的现状并不是问题,如果能将老人的经验和年轻父母的科学教育方式相结合,对孩子的教育是十分有利的。
隔代教育的类型
有专家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表时,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中国的家长对教育子女自认无师自通,一切全凭经验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人经常称,自己带过几个孩子自己是“过来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都多”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有带孩子的经验,另一方面问题是,他们的教育方法多半有问题,隔代教育可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过分关注型。
如孩子由于自己走路不小心而摔倒在地,本可以自己爬起来,而隔代家长们却呵护备至马上扶起小宝贝问疼不疼而另一方面却用脚跺起起地面来,说是地不平才让小宝贝摔跤,责任归于地面。孩子头磕到墙,责任归究于墙,而非孩子的不小心或大意鲁莽,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隔代家长们放弃了教育的好时机。
第二,过分监督型。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孩子什么事都要在爷爷的提醒下才能做好,有一天外面下雨爷爷提醒他带伞,把伞放在门口没有亲眼看到他拿伞,放学后,他浑身淋湿,爷爷发现伞却仍在门口,这时爷爷却说:“都是爷爷不好没有监督你把伞拿走……如此造成孩子依赖性和惰性,什么事都要督促孩子去做,使孩子产生对成人的不信任感。
第三,严厉惩罚型。
冬冬的爷爷是教师,从小对他要求严格,一天按时吃饱三餐,一顿水果,不再吃零食,还让冬冬学擦桌子、扫地,一有错误就对冬冬进行批评和责罚,冬冬很少说话,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心理,这种教育方法遵循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孩子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当今社会,由于竞争激烈,年轻的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孩子的养育和衣食住行基本由祖辈包办,隔代养育引发的诸多问题由此产生,因此,存在着许多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
为此,东方爱婴携手宁波市江北区卫生计生局、江北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
开设一个家庭讲座,邀请0-6岁宝宝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主要养育儿童者)前来听讲,欢迎报名参加!